2002-03-29

EMBA雜誌專訪百略醫學林金源董事長摘要_EMBA雜誌187期

人物背景:
林金源
清大物理研究所畢業
企業去年營收 21億元成長35%
營收九成來自歐美市場
自創品牌佔三成

專訪摘要:
「學習型組織是很理想化的境界,大家都很想去做,我也一樣。可是開始做了之後,才知道事情不是那麼回事。那是一個理想,不是這麼簡單就到達了,而是很多現實的結合」
 
1981年我出來創業。我是學理工的,做法和大家差不多,從創造產品開始。做了十幾年之後,覺得這樣做下去很辛苦。所以多方面去讀書。我念應用物理,對自然科學進入很容易,當時念了很多科普的書,讓我有很多感觸,比較有系統和結構性地理解自然界和生物。
 
1994年「第五項修煉」這本書出來,我讀過以後有滿多體會。我現在已經認為企經營就是「究竟」的知識。了解這些道理之後,現在我做事也比較篤定,看事情也比較深入。像「學習型組織」一書中所說的,看事情有四個層次:事件、趨勢、結構與想法。每個人的想法建構了社會的意識結構,趨勢的上面就是我們看到的每一件外顯事件。因此,從一個事件中,你能夠看得多深,其實是哲學層次的問題。
 
學習型組織是很理想化的境界,大家都很想去做,我也一樣。可是開始作了之後,才知道事情不是那麼回事。那是一個理想,不是這麼簡單就到達了,而是很多現實的結合。所以我開始再找書看。1995年,「企業生命週期」這本書出來以後,讓我有更深一層、務實的架構而不是那麼理想。
 
舉例來說,書中提到的系統思考、心智模式、自我超越等,員工反問你「我為什麼要自我超越,這是我家的事」,一句話你就愣住。你要超越,不見得他就要超越。實際情況就是這麼一回事。所以9596年開始,我們到「企業生命週期」作者阿迪茲那裡,去上了一些課,把架構用到企業生活裡。
 
不只是人性本善
 
宏碁集團的施先生,我很佩服他的成就,尤其早期他講人性本善。但是最後這點卻成了反諷,這是報紙上寫的。李焜耀的強勢管理反而是成功的模式。這就是道理。我們是很強悍的生命,每個人都期待別人對我們好,可是對你好,並沒有辦法給你能量。能量是從內在產生出來的,你在環境裡奮戰,能量讓你讓你活下來,蓬勃發展。所以在屋頂下絕對不會有大樹木。把屋頂拿掉,能長的就盡量長、不能長的就安於現狀。這就是大自然。組織也是一樣,你不能保護任何一個人,保護他反而更糟。
 
以百略來說,我們這二十多年來算是順境,沒有虧過錢。但我們還是有意識地在進化,我是個還沒有危機就開始緊張,就是葛洛夫提到的偏執狂一樣。在創業階段,我所經歷的辛苦是心理上的辛苦,你總是要花很多心力,為什麼這些人就是這樣?建立制度講起來很簡單,但為什麼始終建立不起來?為什麼員工不會自動自發?自然的經營就是如此。但是我們要的是有意識的經營,有意識的經營要有很多知識,而且是究竟的知識,不是人性本善的經營管理就能創造出來的。
 
看看台灣的企業,真正比較強的企業,都是植入西方經營知識的結構,都很嚴厲,像台積電就很嚴厲。因為建立結構都需要耗費心力,耗費心力不會再自然的狀況下產生,除非遇到很大的危機或自己製造壓力。「企業生命週期」這本書的重點是生命週期,如何讓企業避免達到頂點、然後往下衰敗。因此企業要設法維持企業生命,不要墜落,同時發展出第二條生命曲線。
 
以往,不管組織或王朝,都是跟隨自然由盛而衰,沒有一個例外。這是因為我們對組織的知識不足,還承襲自然法則,被自然宰制。但是當你了解組織是怎麼回事的時候,有意識地經營組織,組織就不會如此。當你缺少知識,即使是經營家庭都很辛苦,因為沒有掌握到組織的知識和動力,會覺得很辛苦。以往我們像自然界的生物一樣,多數是生了又死、死了又生,不知道自己是什麼。
 
企業要建造願景,有了願景,企業內部的意識才開始凝結,才開始產生組織的DNA。沒有這些東西之前,組織內部的人員各講各的,怎麼形成共識?共識就是組織的DNA
 
企業要建構一個行為環境,行為環境就是這個組織認同的價值觀。若組織認同得過且過,這個組織不會有未來。但是組織如果高懸一個願景,而且大家都認為這是好的願景,同時又有一個結構,可以幫助落實到日常的工作與生活,就有可能成功。
 
最大的弔詭就在這裡。我們經常說,禪就是當下,是很高的境界。那什麼是禪?禪就是吃飯的時候吃飯,這就是究竟。落實到企業,就是「員工該做什麼,就好好做」。企業提供環境讓他們具備能力把事情做好,單是這樣就很困難,這並不是什麼大學問。這就是賦權。危機意識與壓力只是其中一面,另一面是,企業要讓員工知道,企業要走到哪裡去,所以要有願景。
 
這個道理是我一邊做、一邊思索,然後才一邊想通。也可以說,是從行動中產生的一點經驗與智慧,並且在過程中得到驗證,所以為什麼我會覺得很篤定。我的嗜好是讀書、健行,然後在山上思考,下山後就行動然後,不斷循環。
 
探究企業的究竟
 
一個企業的究竟就是願景、策略與績效評量。願景是企業經營的上層結構,其中包含核心價值與信念、存在的目的與使命。沒有願景,企業就不知為何而戰。如果企業內部員工沒有整體的志向和理念,就會像一盤散沙;接著是中層結構,有了使命之後,就要設計策略、戰術及年度營運計劃;底層的結構就是每天的日常活動,包括年、季、月週及當下的工作。員工每天都要能產出有價值的終端產品,所以會有績效評量。願景策略、及績效評量就成了全面經營力。企業要永續經營,三者不可少,還要非常紮實。
 
我兩年前看了一本書「體驗經濟」,談到人類商業活動的進化及有價的智能關係,從大宗物資、產品、服務、體驗、一直到轉化。以數位醫療產品這個產業來講,並不算是一個很大的產業。如果你純粹從醫療器材,也就是產品層次來看,它的發展有限。但是如果你把醫療器材與知識整合,就不一樣了。你可以把人想成一個組織,健康有問題,如何去轉變自己的健康,就需要知識。
 
知識加上工具才會有行動。沒有知識,單單只有工具,還是不能管理好自己的健康。能夠成功的公司好像不是很多,為什麼?其實這就像自然界一樣,在所有公司中,大概只有5% 非常傑出。失敗是正常、成功才是異常。異常的成功是來自於一個很強的意識,在與環境奮鬥,所以志向是最重要的因素。你想成為什麼?你希望企業不是泛泛,你不願只是屈就五燭光,而要成為雷射光,這是從一個很強的意識而來。這個意識最後擴散成公司的意識,這個公司就會變得非常卓越。
 
就事論事要求嚴格
 
和我一起工作的員工其實不會太輕鬆,因為太輕鬆反而害了我的員工。我在管理上要求嚴格,但是我是就事論事。嚴格其實也是尊重員工,因為我們一起訂出目標,我判斷你可以完成,所以放手讓你去做。甚至我判斷你不能做,我讓你去失敗,有痛苦才有成長。一個有意識的領導者,會看懂這些,所以知所輕重。講到最後就是鬆和緊,什麼時候要緊,什麼時後放鬆。